今日科技话题:多层石墨烯表皮电子皮肤、基因决定赤狐温顺与否、我国将于2022年左右建成空间站、天文学新发现、森林固碳作用有助控温

行业动态 加入时间:2018-8-10 9:26:53 访问量:1656

1
清华大学团队成功研发出可测人体信号的电子皮肤

 

清华大学微纳电子系任天令团队研发出多层石墨烯表皮电子皮肤,该器件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以直接贴覆在皮肤上用于探测呼吸、心率、发声等,未来在运动监测、睡眠监测、生物医疗等方面具有重大应用前景。这一成果日前发表在纳米领域著名期刊《美国化学学会·纳米》上。

 

据介绍,电子皮肤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医学传感器,要求器件拥有好的柔韧性和可伸缩性、高灵敏度、好的贴合度和舒适度。石墨烯由于其出色的导电性和柔韧性,是电子皮肤的理想材料,但是如何将石墨烯更加舒适、美观、稳定、可靠地贴合在皮肤表面,从而采集各种生理信号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激光直写石墨烯微观结构的分析研究,任天令团队建立了以石墨烯带状结构为基元的裂痕理论模型,较好地模拟了由应力引起的阻值变化过程。多层石墨烯表皮电子皮肤可以通过电阻变化实现对皮肤表面的微小形变等的监测,通过贴覆在口罩、手腕、喉咙等多个位置分别实现对呼吸、心跳、语音等生理体征信号的测量,测试者佩戴时并不会影响正常活动。

 

——《人民日报》

 

2
基因决定赤狐温顺与否

 图片来源:施普林格·自然

 

 

一项研究揭示了可能与赤狐的温顺行为和攻击性行为有关的基因。研究赤狐或有助于阐明社会行为(包括人类行为障碍)的遗传基础。

 

赤狐已经被人类成功饲养了1个多世纪,并已适应了养殖场环境。然而,与它们的犬类表亲不同,圈养的狐狸一般会对人类表现出恐惧或侵略性。俄罗斯驯化赤狐实验始于20世纪60年代,研究人员选定了3种狐狸:一种为温顺型,渴望与人类互动;另一种为攻击型,对人类具有攻击性;第三种无任何特别行为,为农场养殖的常规狐狸。这些实验狐狸为确定温顺行为和攻击性行为的遗传基础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Anna Kukekova、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Guojie Zhang及其合作者对一个参照赤狐基因组进行测序,并分析了上述3种狐狸的重测序基因组。他们鉴定出了选择性培育所针对的103个基因组区域,包括若干与人类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基因,如自闭症谱系障碍和双相情感障碍。

 

在8月6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生态与演化》的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SorCS1是可能负责温顺行为的一个强有力的候选基因,它会调节参与神经元通讯的蛋白质。作者总结表示,赤狐为理解社会行为的遗传基础提供了一个稳健的模型,有助于解决演化生物学和人类遗传学中的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

 

——《中国科学报》

 

3
我国将于2022年左右建成空间站

 

 

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获悉,近日该院组建了由14名院士组成的空间站科学技术实验委员会,以“支撑太空探索能力,促进人类持续发展”为主题,正式公开面向全球长期征集空间站实验项目。据了解,我国将于2022年左右建成空间站,在轨运营15年以上。

 

据介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授权的中国空间站应用领域的责任单位之一,其所属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和载人航天总体部共同推动负责范围内的空间站实验项目征集工作。为更好地支撑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的国际合作计划,项目征集面向整个国际社会开放。

 

此次征集旨在促进太空探索领域的国际合作,建立一条畅通的项目征集渠道,并将征集的项目作为候选提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研究院希望通过国际通行的科学技术实验项目征集、评选规则,选择最有价值和最具创新性的项目,得到的研究数据将与国际社会共享。

 

据了解,当前大量极端空间条件下的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基础问题和关键技术亟待突破。充分利用空间站实验平台,对这些重大基础问题和新技术的开发开展研究工作,将推动人类太空探索疆域的持续拓展,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同时,对于应征入选的实验项目,研究院还有其他航天器搭载机会或专用实验卫星,服务于太空探索的研究与开发活动。目前项目征集网站已经上线开始运行。

 

了解到,我国将于2022年左右建成空间站,在轨运营15年以上。初期将建造三个舱段,包括一个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每个规模20多吨,整个系统将达90多吨。空间站运营期间,将由货运飞船和载人飞船提供天地往返运输。2022年建成后,空间站将随即投入正常运营,开展各种空间实验。

 

——《北京晚报》

 

4
天文学新发现:银河系从“二环”扩建到“五环”

 

 

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在最近的一两年中,人类对银河系银盘大小的认知已被两次刷新:2017年发现比原先认为的要大25%,2018年,这一数据更新为增大一倍。这一成果,使天文学家重新审视星系形成及宇宙演化的一般规律。

 

在过去,天文学家普遍认为银河系的半径约为5万光年,它的中心附近存在一个棒状结构,外面呈现盘状结构(银盘)、四周被较稀疏的恒星包裹(银晕),太阳距离银河系中心约为2.5万光年。

 

银河系的大小一般以银盘的半径来表示。2017年底,国家天文台刘超研究员等率先利用我国大科学装置郭守敬望远镜(LAMOST)数据,发现更远处恒星光谱特征和盘上的一致,至此,银河系盘大小被拓展了25%。

 

此后,2018年,研究团队与西班牙科学家联手,进一步利用国际上公开的海量恒星光谱,再次改写了银盘尺寸。他们发现,包含了银河系中大多数恒星所组成的盘状结构,可能比天文学家之前认为的大很多——半径可能达到约10万光年。

 

为什么银河系的尺寸会越来越大?刘超解释说,“这主要是因为我们观测的样本变大了。”他表示,以前没有这么多样本的时候,在某些位置可能只看到一两颗星,就无法确定其结构。“而样本多了以后,统计上就会变得非常清楚、扎实。”

 

——人民网

5
LED和传感器被直接织入纺织纤维

美科学家将发光二极管和传感器直接织入纺织级聚合物纤维 图片来源:《自然》

 

 

英国《自然》杂志8月8日发表了一项材料学最新研究成果: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团队通过一种新型制造方法,将发光二极管(LED)和传感器直接织入了纺织级聚合物纤维中。该工艺可用于开发能够实现光通讯和健康监测的新型可穿戴技术。

 

能够发射或探测光的半导体二极管是通讯和传感器技术的基本构件。如果能将它们融入织物之中,则有望创造出新型可穿戴电子设备。然而事实证明,要将半导体器件的功能与基于纤维的纺织品的可扩展性结合起来,实属一件棘手的事。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约尔·福林克及其同事,此次从一块较大的聚合物预制件着手,将半导体器件嵌入预制件的中空通道。然后,一边将导线穿进中空通道,一边加热并拉伸该预制件,从而形成延展的纤维束。这样一来,电连接的光发射或光探测二极管在纤维束内轴向均匀地分布开来。该工艺具有内在可扩展性,可以制造出数百米长的功能性纤维。一旦经过拉伸处理,这些纤维就可以很容易地织进织物中。

 

研究团队将这些二极管纤维放进标准的家用洗衣机中转十圈,发现其性能没有受损,证明了它们的耐用性。他们还表明,可以在包含光探测和发光纤维的两种纺织品之间建立起双向光通讯链接。不仅如此,这种智能纺织品也可用于测量穿戴者的心率。

 

研究人员总结表示,这种新型制造工艺使人们能够制造出具备更多先进功能的纺织品,智能纺织品和可穿戴技术或将遵照自身的“摩尔定律”,变得日益精密。

 

——《科技日报》

 

6
研究称森林固碳作用更有助实现控温目标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8月7日发布一项新研究说,与生物质能碳捕集与封存相比,利用森林的固碳作用可能更有助于把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既定目标水平内。

 

根据《巴黎协定》,各方以“自主贡献”方式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较工业化前水平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

 

研究团队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报告说,现在国际上控制全球升温的方案中都包含使用生物质能碳捕集与封存(BECCS)策略,即通过生物能源作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这些作物作为燃料进行发电等提供能源,最终实现碳的捕捉及封存。但这种方法需要占用大量土地来种植生物能源作物。

 

为此,埃克塞特大学研究人员领衔的团队,利用计算机模型模拟分析了使用生物质能碳捕集与封存和森林固碳两种方式可能带来的效果。

 

结果发现,生物质能碳捕集与封存如果使用过多,或者使用区域不当,会造成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增加。此外,这种方法还可能导致植被和土壤碳流失,并最终抵消这种策略取得的效果。

 

埃克塞特大学汤姆·鲍威尔博士说,在一些地区生物质能碳捕集与封存策略或许可行,但在更多地区通过保护森林和恢复森林生态的方式更加合理有效。

 

研究人员说,加拿大东部和俄罗斯西部等高纬度地区的森林需要加强保护,而在一些土壤已经退化或森林被砍伐的地区,可能更适合种植生物能源作物进行碳捕集与封存。

没有相关信息
热点资讯
推荐阅读